首頁 生活 《夢遊納米比亞沙漠》——Z世代的迷惘與真誠吶喊

《夢遊納米比亞沙漠》——Z世代的迷惘與真誠吶喊

Iii K發布於 7 天前

資深記者,編寫文化及副刊等議題。

0

0

《夢遊納米比亞沙漠》——Z世代的迷惘與真誠吶喊

《夢遊納米比亞沙漠》(Desert of Namibia)是一部由28歲日本新銳導演山中瑤子自編自導的電影,於2024年榮獲康城影展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並在2025年7月10日於香港公映。這部片以21歲的激光脫毛師加奈(河合優實 飾)為主角,通過她混亂而真誠的生活,描繪了日本Z世代在現代社會中的迷惘、掙扎與自我探索。片長137分鐘的電影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卻以細膩的鏡頭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勾勒出一幅當代年輕人的心靈圖景,令人既共鳴又唏噓。

故事圍繞加奈展開,她被稱為“日本最爛的人”,卻也許是當下年輕人的縮影。加奈在東京過著看似平凡的生活,卻對單一審美的工作感到厭倦,對紙飲管等現代規範嗤之以鼻。私生活中,她從一段病態的戀情跳到另一段有毒的關係,與同居男友阿林(金子大地 飾)相處時勉強擠出笑容,卻又暗中與另一個男人(寬一郎 飾)曖昧。她的逃避方式是沉迷於手機直播,觀看納米比亞沙漠中羚羊的生活——這片“壯闊之地”什麼也沒有,卻彷彿映射了她內心的空虛。電影以東京街頭的晃動鏡頭開場,加奈甩着手提袋,像孩子般肆意奔跑,卻不知要去何方。海報上的標語“迫人用紙飲管嘅年代,仲同我講乜嘢未來”一針見血地道出她的叛逆與迷茫。

山中瑤子的導演手法充滿個人風格。她以非線性敘事和大量手持鏡頭,捕捉加奈情緒的波動,讓觀眾仿佛置身於她的內心世界。例如,一場加奈與男友互毆的戲,鏡頭突然切到她面無表情地看著手機中的互毆畫面,這種疏離感既荒誕又真實,凸顯智能手機如何成為現代人情感的過濾器。另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加奈參加阿林的家庭聚會,她花費心思打扮,卻只能勉強假笑,與男友母親的對話充滿疏離。這些細節平淡卻有力,展現了加奈在社會規範中的壓抑。山中瑤子曾說,她與加奈“幾乎一模一樣”,這種自傳式的情感投入讓電影格外真摯。她通過加奈的故事,呼籲年輕人不要因害怕犯錯而停滯,勇敢面對內心的傷害與關愛。

河合優實的表演是本片的最大亮點。她的眼神時而空洞、時而憤怒,完美詮釋了加奈的自私、情緒化與內在的脆弱。尤其在與母親的視像通話中,加奈聽不懂母親朋友的普通話,只能重複說“你好”,這一幕平淡卻充滿張力,暗示了她對混血身份的疏離感。山中瑤子也在訪談中提到,她與河合優實同樣有混血背景,對日本社會對外來者的微妙排斥感同身受,這使得加奈的迷惘更具普遍性。配角金子大地和寬一郎的演出同樣可圈可點,他們的角色雖然未被深入挖掘,但為加奈的情感糾葛提供了必要的張力。

視覺與音效方面,電影以東京的都市喧囂為主舞台,偶爾穿插納米比亞沙漠直播的片段,後者以靜謐的畫面形成強烈對比。雖然沙漠場景僅通過手機螢幕呈現,但其空曠的意象與加奈的內心呼應,令人回味。配樂上,電影選擇了簡約的電子音樂與環境音,增強了沉浸感,但偶爾顯得單調,未能完全烘托情緒高潮。

然而,電影並非無可挑剔。137分鐘的片長略顯冗長,部分情節如加奈的夢遊式漫遊顯得過於鬆散,缺乏明確的推進力。對現代社會壓力的描寫雖然深刻,但有些片段過於隱晦,觀眾可能難以完全解讀導演的意圖。此外,電影對配角的刻畫較為單薄,未能充分展現他們與加奈關係的複雜性。對於期待劇情驅動的觀眾,這部片可能顯得“什麼也沒發生”,但這正是其魅力所在——它不追求答案,而是呈現一種狀態。

總體而言,《夢遊納米比亞沙漠》是一部關於迷惘與真誠的青春物語。它不提供簡單的救贖,卻通過加奈的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代社會的束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山中瑤子以15天的極簡拍攝,創造了一部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河合優實的表演則為這片“沙漠”增添了靈魂。對於喜歡沉思型電影的觀眾,這部片是不可錯過的佳作。

作者言論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請訂閱升級為至尊會員以閱讀全部文章內容

立即訂閱

0

0

版權所有 ©2025 炮台山媒體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