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原生,走入自我:怎樣的情侶關係能維持最久?

走出原生,走入自我:怎樣的情侶關係能維持最久?

有人說,愛情的長久需要感覺;有人說,是金錢;也有人說,是信任。每一種說法,都有它的道理,但哪一種,才是真正讓情侶走得最遠的關鍵?感覺,是愛情最初的火花。一見鍾情的悸動,是源於那一刻的眼神交錯、心跳加速。感覺讓人迷戀、沉醉,讓人甘心陷入戀愛的旋渦。然而,感覺也是最脆弱的。它會隨著時間、距離、現實的打磨而變得模糊,甚至消散。光靠感覺的關係,就像煙花,美麗卻短暫。那麼,錢是否可以穩住一段感情呢?擁有足夠的金錢,能夠為愛情添上不少色彩——高級餐廳的晚餐、海外旅行的浪漫、沒有經濟壓力的生活……這些確實令人嚮往。但當一段關係只建築在金錢之上,若哪天財富不再,愛情又將何去何從?物質雖可帶來一時的舒適,卻難以構築永恆的情感依靠。而信任,才是最堅固的橋樑。它不華麗,卻穩固;不張揚,卻深沉。當彼此能夠坦然相對,毫無保留地交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不論高低起伏,仍然願意守在對方身旁,那份感情,才是真正能夠歷久彌新的。一段能走到最後的情侶關係,或許最初是由感覺點燃,由金錢裝飾,但真正能讓它歷經風雨而不倒的,是信任,是在彼此心中築起的那份深不見底的安全感。願我們都能遇上那個,讓你信任,也值得你信任的人。 

《The Brutalist》——美學與資本主義的衝突

《The Brutalist》——美學與資本主義的衝突

《The Brutalist》是一部由布Brady Corbet執導,艾哲倫·保迪(Adrien Brody)、菲莉絲·鍾斯(Felicity Jones)及佳皮雅斯(Guy Pearce)主演的電影。這部片長達3小時35分鐘的電影在威尼斯影展贏得最佳導演獎,並讓艾哲倫·保迪憑藉精湛演技摘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影片以引人入勝的敘事和深邃的主題探討,吸引觀眾沉浸於其獨特的世界。本文將聚焦於電影中粗獷派建築美學與資本主義之間的衝突,分析其文化意義、視覺語言及角色塑造,並探討電影對當代社會的啟示。《The Brutalist》講述了匈牙利裔猶太建築師 László Toth(艾哲倫·保迪飾)在二戰大屠殺後移居美國,試圖在異鄉重建生活的故事。Toth 曾是布達佩斯知名的建築師,卻在美國淪為搬煤工人,直到富商 Harrison Lee Van Buren(佳皮雅斯飾)委託他設計一座私人會堂——Van Buren Institute,他才重燃希望。然而,Toth 的理想主義設計與 Van Buren 的商業需求產生激烈衝突,迫使他在藝術追求與現實壓力間掙扎。同時,他還要面對妻子 Erzsébet(菲莉絲·鍾斯飾)的重病及文化隔閡帶來的挑戰。這一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縮影,更映射了更廣泛的社會議粗獷派建築(Brutalism)以裸露的混凝土結構、功能至上的設計及對材料真實性的強調聞名,誕生於戰後重建時期,旨在以經濟、實用的方式重塑城市。然而,這種美學理念與資本主義追求市場吸引力和利潤的目標存在根本矛盾。《The Brutalist》通過 Toth 與 Van Buren 的對立,生動呈現了這一衝突。Toth 堅持粗獷派的設計原則,強調建築的社會功能和材料的本真性,而 Van Buren 則要求加入金箔和華麗裝飾,以提升建築的商業價值。這種矛盾反映了藝術家與贊助人之間的經典衝突:前者追求理想,後者追求利益。電影中,Van Buren Institute 的十字形負空間和裸露混凝土結構成為 Toth 藝術視野的象徵,但也突顯了與商業需求的緊張關係。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電影的製作設計師 Judy Becker 精心打造了這些場景,使其成為主題表達的核心載體。歷史上,粗獷派建築也常因冷峻外觀和高昂維護成本而受到批評。例如,波士頓市政廳等標誌性建築被稱為「混凝土怪物」,因公眾反感和經濟壓力而面臨改造或拆除的命運。這反映了資本主義對短期利潤的追求,往往犧牲了建築的長期價值和文化意義。《The Brutalist》將這一歷史背景融入劇情,讓觀眾重新思考美學與商業的博弈。文化與社會意義《The Brutalist》不僅是一部關於建築的電影,更通過建築象徵更廣泛的社會議題。Toth 作為一名猶太移民,面臨文化隔閡和歧視,電影中 Van Buren 嘲笑他的口音並以銀幣羞辱他的場景,凸顯了上流社會對新移民的剝削與輕視。這與現實中移民的艱難經歷相呼應,提醒觀眾資本主義如何利用弱勢群體的才華,卻剝奪他們的尊嚴。此外,電影還探討了藝術家在商業壓力下的困境。Toth 為實現理想,不得不忍受 Van Buren 的欺凌和精神折磨,這種犧牲讓人反思:藝術的價值是否應屈從於市場需求?影片未給出明確答案,而是通過 Toth 的掙扎,引發觀眾對這一問題的深思。這一主題不僅限於建築領域,更觸及現代社會中個人理想與系統壓力的普遍衝突。視覺語言與美學表達《The Brutalist》的視覺語言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導演運用低飽和度的色調和廣角鏡頭,捕捉了粗獷派建築的冷峻美學與壓迫感。例如,Van Buren Institute 的場景中,混凝土表面的裂縫與光影交錯,彷彿訴說著 Toth 的內心掙扎。電影還通過對大理石礦場的詭異描繪,營造出恐怖片般的氛圍,預示著 Toth 即將面臨的危機。這種視覺風格不僅強化了主題表達,也讓觀眾對粗獷派建築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儘管一些建築評論家認為電影對粗獷派的呈現過於戲劇化,未完全反映其歷史精髓,但無可否認,電影成功將建築作為情感和象徵的載體,深化了故事的內涵。這種視覺語言與主題的融合,使《The Brutalist》在藝術性上脫穎而出。角色塑造與演員表現艾哲倫·保迪的表演是《The Brutalist》的一大亮點。他將 Toth 從內斂壓抑到偏執暴躁的轉變演繹得淋漓盡致,展現了理想主義者在現實壓力下的心理崩潰。他的堅持與妥協,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無奈與掙扎,這也是他贏得奧斯卡影帝的關鍵。佳皮雅斯飾演的 Van Buren 則是資本主義的化身,他的喜怒無常和對 Toth 的欺凌,凸顯了權力與財富的腐敗。兩位演員的對手戲充滿張力,為電影增添了戲劇性。菲莉絲·鍾斯飾演的 Erzsébet 為 Toth 提供了情感支撐,她的病情和最終命運進一步加深了故事的悲劇色彩。三位主演的精湛演出,共同支撐起電影的情感核心。比較與對照若與假想的《粗獷派建築師》比較,《The Brutalist》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對個人經歷和社會批判的關注。假想的《粗獷派建築師》或聚焦於建築師與公共項目的鬥爭,而《The Brutalist》則通過私人委託,揭示資本主義如何滲透到個人創作中。此外,電影在建築界引發爭議,一些評論家認為其對粗獷派的呈現過於誇張,但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它將建築作為象徵,探討更廣泛的文化與社會議題。《The Brutalist》是一部視覺震撼、情感豐富的電影,成功呈現了粗獷派建築美學與資本主義的衝突。通過 Toth 的故事,影片不僅探討了藝術與商業的矛盾,還觸及了移民經歷、階級差異和社會不公等深層次議題。儘管其在建築界的爭議不容忽視,但電影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反思建築與社會價值的機會。在當今全球化和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The Brutalist》提醒我們,建築不僅是功能性容器,更是承載人類理想與情感的載體,值得我們重新審視與珍惜。

《九龍城寨之圍城》輝煌回響:第43屆香港金像獎與動作電影的復興

《九龍城寨之圍城》輝煌回響:第43屆香港金像獎與動作電影的復興

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2025年4月27日舉行,《九龍城寨之圍城》贏得9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該片改編自漫畫,講述1980年代九龍城寨的故事,動作場面和視覺效果備受讚譽。《九龍城寨圍城》在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表現出色,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9項大獎,顯示其在藝術和商業上的雙重成功。該片改編自漫畫《黑暗之城》,以1980年代九龍城寨為背景,講述主角陳樂坤(林峯飾)在法外之地生存與抗爭的故事,吸引1600萬香港觀眾,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本地製作。主要演員包括古天樂(代表作如《逆戰2》、《白日焰火》)、洪金寶(《A計劃》、《黃飛鴻》系列)、任賢齊(《飛躍情海》、《火龍》)和林峯(《白蛇傳說》、《太極》),他們的表演為電影增添了深度和魅力。電影以動作設計和九龍城寨的復原聞名,被評為最佳漫畫改編電影。評論界讚揚其「瘋狂的能量」和視覺震撼,同時也指出劇情可能稍顯零散,本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是《九龍城寨之圍城》,該片獲得14項提名,並最終奪得9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動作設計、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化妝設計、最佳音效設計及最佳視覺效果。根據Vogue Hong Kong - 43rd Hong Kong Film Awards Winners,該片在2024年坎城影展「午夜場」放映,並在日本成為最高票房的香港電影,顯示其國際影響力。其他重要得獎者包括最佳男主角劉青雲,憑《爸爸》奪獎,這是他第18次提名、第4次獲獎;最佳女主角衛詩雅,憑《破・地獄》奪獎。最佳女配角谷祖琳憑《爸爸》獲獎,最佳新演員蘇文濤亦出自同一片。此外,終身成就獎電影的攝影和視覺效果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運用實景搭建,還原了九龍城寨的複雜結構。攝影鏡頭在狹窄的巷道和高低起伏的屋頂間穿梭,營造出強烈的縱深感和壓迫感,同時也展現了九龍城寨的動態美學。視覺效果方面,電影在動作場景中運用了大量特效,特別是在屋頂戰鬥和最終決戰中,將武打動作與環境結合得天衣無縫。美術指導的細緻設計,從建築到服裝,都為電影增添了時代感和真實感。動作設計方面,谷垣健治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電影的動作場面融合了功夫、咏春和柔道等多種武打風格,每一位角色都有其獨特的招式和武器,如陳樂坤的「靈魂盾牌」和大哥的鐵錘。屋頂戰鬥場景是經典片段,武者在危險的屋頂間跳躍,利用環境進行攻防,展現了動作設計《九龍城寨之圍城》獲得了評論界的高度讚譽。羅傑·艾伯特稱其為「懷舊的香港動作奇觀」,特別讚揚其「瘋狂的能量」和「視覺上的震撼」。爛番茄給予了電影高分,認為其成功地將動作與角色發展結合起來。Variety雖然指出劇情有些零散,但仍認為其動作設計和視覺效果使其成為年度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電影在2024年坎城影展「午夜場」放映,進一步提升了其國際聲譽。在商業上,電影在香港吸引了160萬觀眾,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本地製作。在日本,電影更是創下了香港電影在該國的最高票房紀錄,顯示其全球市場的潛力。文化上,電影對九龍城寨的再現喚起了觀眾的集體記憶,九龍城寨在1993年被拆除,成為香港歷史的傳奇。電影通過虛構《九龍城寨之圍城》的成功標誌著香港動作電影的復興。這一類型曾經是香港電影的代名詞,但在近年來的市場變化中有所衰退。電影的成功證明了動作片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尤其當其結合了歷史背景和人物深度時。電影的國際成功也為香港電影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通過講述本地故事,吸引全球觀眾。此外,本屆金像獎的其他獲獎作品,如《破・地獄》和《爸爸》,也展示了香港電影的多樣性。《破・地獄》以葬禮文化為主題,突破了傳統題材,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作品,獲得18項提名,包括最佳女主角(衛詩雅)。《爸爸》則以家庭劇為主,劉青雲憑此片獲得最佳男主角,標誌著他的第18次提名和第4次獲獎。這些作品共同構成了香港電影在2024年的全景圖像,從動作到文藝,從商業到藝術,展現了香港電影的豐富性和創造力。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以《九龍城寨之圍城》的輝煌成就為代表,展現了香港電影的活力和創新能力。這部電影不僅在技術和藝術上達到了高峰,更通過文化再現和主題探討,觸及了香港社會的深層問題。它的成功不僅是香港電影的勝利,更是全球華語電影的勝利。隨著香港電影業的發展,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類似《九龍城寨之圍城》的作品,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可以 Deep talk,但不可以沉船》(6)

《可以 Deep talk,但不可以沉船》(6)

「明天有空嗎?」『明天』『明天是假期』『但我記得好像有約』『有甚麼事嗎 ^^ 』「想約你去看電影」「或是去吃下午茶」『咦咦』『你是主動約我嗎?』『你約我啊啊啊』『(⁠づ⁠ ̄⁠ ⁠³⁠ ̄⁠)⁠づ』「只是約你吃下午茶,不用這麼興奮吧 =口=」『但是你第一次主動約我啊』『當然要隆重其事 XD』「有必要這樣認真嗎……=口=」「先說回正題,即是明天你有空嗎?」『明天我約了人啊』『但後天可以 ^^』『全日都ok』「後天是星期天」「你沒有約男朋友嗎?」然後,本來之前她不會超過五秒就會回覆,這一次過了很久很久,Hailey都沒有回應。甚至是,當天晚上都沒有回應。雖然是我有心去這樣試探,雖然我也有預想過各種可能的情況,例如她說她沒有男朋友,或是她已經有男朋友了,甚至是已經結婚了、再已經離婚了……這些可能性我都有模擬設想過,但結果現在換來她這樣的已讀不回,說真的,我感到有點不是味兒。但另一方面我也開擔心,她是不是發生了甚麼事,因為她真的很少這樣突然在對話途中失蹤。我在訊息轉發了兩條趣聞給她,系統顯示訊息成功傳送,但她仍是沒有回覆。直到第二天晚上,我一個人在街上無聊地閒逛,手機才終於收到Hailey的回覆。『對不起 🙏🏻』『昨晚沒有回覆 🙏🏻』『因為突然發生了一些事』『所以就 🥲』『真的對不起』其實只要看到她有回覆,知道她現在沒有事,我真的鬆了一口氣。我站在路旁,對著手機螢幕,思考應該如何回覆,最後我只是這樣回她:「沒事就好」然後過了一會,經過大約半分鐘的「輸入中」,她問:『你是不是生氣了』我立即回道:「沒有啊,知道你真的沒事,那就已經足夠,我又怎會生氣」『嗯』『不好意思讓你擔心了』『昨晚』說到這裡,她又突然停了下來,系統沒有題示「輸入中」,但她依然在線。心裡忽然有一種直覺,她是有重要的話想說。然後我繼續站在路旁,看著對話框,默默等了五分鐘。『明天抱歉不能應你的約了』『因為男朋友昨晚遇到交通意外』『雖然傷勢不重』『但要在醫院留醫幾日』『我要去陪他』(未完)

Columns

More

走出原生,走入自我:怎樣的情侶關係能維持最久?

走出原生,走入自我:怎樣的情侶關係能維持最久?

有人說,愛情的長久需要感覺;有人說,是金錢;也有人說,是信任。每一種說法,都有它的道理,但哪一種,才是真正讓情侶走得最遠的關鍵?感覺,是愛情最初的火花。一見鍾情的悸動,是源於那一刻的眼神交錯、心跳加速。感覺讓人迷戀、沉醉,讓人甘心陷入戀愛的旋渦。然而,感覺也是最脆弱的。它會隨著時間、距離、現實的打磨而變得模糊,甚至消散。光靠感覺的關係,就像煙花,美麗卻短暫。那麼,錢是否可以穩住一段感情呢?擁有足夠的金錢,能夠為愛情添上不少色彩——高級餐廳的晚餐、海外旅行的浪漫、沒有經濟壓力的生活……這些確實令人嚮往。但當一段關係只建築在金錢之上,若哪天財富不再,愛情又將何去何從?物質雖可帶來一時的舒適,卻難以構築永恆的情感依靠。而信任,才是最堅固的橋樑。它不華麗,卻穩固;不張揚,卻深沉。當彼此能夠坦然相對,毫無保留地交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不論高低起伏,仍然願意守在對方身旁,那份感情,才是真正能夠歷久彌新的。一段能走到最後的情侶關係,或許最初是由感覺點燃,由金錢裝飾,但真正能讓它歷經風雨而不倒的,是信任,是在彼此心中築起的那份深不見底的安全感。願我們都能遇上那個,讓你信任,也值得你信任的人。 

Grace Kam

2 days ago

走出原生,走入自我:我對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的反思

走出原生,走入自我:我對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的反思

在華人社會中,「孝順」一直被視為美德的核心,但當我們長大成人,成家立室後,這份孝順是否仍應凌駕於我們所建立的新家庭之上?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不少人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心理關卡。我來自一個傳統家庭,從小被教導要聽從父母的意見,不要忤逆長輩。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中,服從與順從似乎成為維持和諧的標準。然而,當我自己成為了父母、伴侶,當「我的家庭」開始與「我來自的家庭」產生交疊,我才深刻體會到——兩者並不能簡單地被放在一個天秤上衡量。我曾經看到朋友的婚姻陷入困境,只因她的丈夫事事聽從原生家庭的意見,即使那意見對自己的家庭明顯不利。丈夫要求妻子要對他沒有經濟能力、亦無品行的姐夫禮敬有加,這些要求讓她內心掙扎、家庭氣氛緊張。這一幕讓我意識到,當一個人無法在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之間建立界線時,不僅會讓伴侶失望,也會讓「家庭」這個本應溫暖的詞彙,變得沉重且充滿壓力。原生家庭賦予我們生命與價值觀,但它不應該限制我們發展新生活的空間。婚姻是一場與伴侶共同打造的旅程,兩人之間的關係,應當建立在互相尊重、信任與溝通之上,而不是一味地犧牲與妥協。若原生家庭的價值與現實婚姻產生衝突,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自我覺察與適時地建立界線。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孝,而是懂得保護自己所愛之人、為自己的家負責。事事順從父母,有時只是懶於面對衝突的逃避,而不是成熟的選擇。在這條走出原生、走入自我的路上,我學會了對父母說「我知道你們關心我,但這是我家庭的決定」,也學會了與伴侶攜手承擔選擇後的結果。我們不再只是父母的孩子,而是某人的另一半,是孩子的父母,是這個小家庭的守護者。這是成長的證明,也是愛的延續。

Grace Kam

2 days ago

行到水窮處:最好的漫畫

行到水窮處:最好的漫畫

作位一個九十後,鍾情於二千年初期的漫畫屬時代的影響,加上我連同年代被稱為神作中的神作的鋼之鍊金術師也沒看過,還談什麼最好的漫畫?因此這最好的漫畫是我主觀的品味而不是客觀的評分。在我看來我的年代最好的漫畫(鋼鍊以外)有全職獵人、天使禁獵區、及封神演義。此外進擊的巨人及港產漫畫家陳某的火鳳燎原則屬滄海遺珠。 全職獵人Hunter X Hunter就不樣多說了,不過很多讀者想法和我一樣,覺得獵人在主角小剛尋到爸爸就應該要完了。取替而來的大宇宙觀及大量文字有點像挖了個永遠補不上的大坑給讀者一樣。天使禁獵區跟封神演義都有同一個大綱————就是擺脫命運的安排。於天使禁獵區而言,神的安排就是命運的安排;在封 滄海遺珠方面,巨人算是我這代看漫畫的人中屬接近最後的一部大作。不過我認為巨人在脫離了人跟巨人間的戰鬥轉為人對人的戰鬥後就喪失了吸引力。然後港漫的火鳳燎原則教曉了我一個可能其他人一早已知的道理:就是每個人即使是古代的士兵都是非常聰明及非常有自己意見的。因此不只名留青史的人已是天才,就算歷史中藉藉 其他在我年代中好看的經典還有通靈王(排位第一)、鬼眼狂刀、黑貓、網球王子(全國大賽前)、死神、火影忍者、及我沒有看過的鋼鍊及海賊王。

萊斯

2 days ago

Shopping

More

看得獎日本設計

看得獎日本設計

身邊不少朋友,最近都飛了去大阪看世博會,尤其是一睹伊東豐雄的地標建築「Shining Hat」,遠睇似連接天空之穴,確實值回票價! 不過要看日本設計,未必真的需要飛去大阪,在香港也可以看到超過300件入選JAGDA日本平面設計展的得獎作品! 說的是現時在中環PMQ舉行的平面設計展GRAPHIC DESIGN IN JAPAN 2024 (Hong Kong Edition),讓觀眾走進設計界「殿堂」,來一場美學朝聖之旅!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是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之父龜倉雄策於1978年成立,是為亞洲區最大的設計團體,每年會評選出龜倉雄策賞、JAGDA賞、JAGDA新設計師賞等獎項,當 單是睇展覽已是目不暇給,今年更首次在香港推出JADGA Kids活動,以「五感」為主題,由設計師植原亮輔、矢後直規和JAGDA 2025新人賞得主陳淬清(Sarene)聯同本地朱古力品牌SLOK Chocolate創辦人時樂(Slok),帶領家長和小朋友以五感體驗設計的趣味。植原亮輔與矢後直規更將出席「設計對話」講座,分享感知力對創作的重要性,以及培育下一 欣賞展覽後意猶未盡,還可以將得獎設計帶回家!主辦方特別與本地選物小店MIDWAY SHOP合作,在場內增設期間限定選物店「MIDWAY POPUP SHOP @JAGDA 2024」,精心挑選多達150件JAGDA 2024得獎設計師品牌與日本設計好物,喜歡設計的就萬勿錯過!

張康靜

3 weeks ago

Copyright ©2025 Fortress Hill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