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專欄 电影闲聊(五) 从《白雪公主》真人版看「逆向歧视」
張倧 Jeong Giong • 发布于 2周前
一名Gen Z INFP,只要是有興趣的東西都會刨根究底。新聞議題、宗教研究、廣東話、電影賞析全都能觸起我的求知欲,喜歡美食、攝影、旅遊。
0
1
2024年迪士尼推出的《白雪公主》真人版掀起了巨大争议。作为迪士尼第一部经典公主动画的翻拍作品,它本应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但最终却成为舆论的战场。许多观众不满意电影中对角色设定的改动,尤其是删除了白马王子的经典形象,并让一位非白人演员来出演白雪公主。这些改动到底是否合理,又对整个故事结构造成什么影响?
诚然,《白雪公主》原作的核心精神,并不在于她的肤色、血统,甚至长相,而是她的善良、纯真,以及勇敢面对困境的内在力量。这个角色的魅力来自她如何在恶毒皇后的迫害中保持善良,并以真诚的心感动那些帮助她的人。她的外貌「皮肤如雪,嘴唇如血,头发如乌木」是外在特征,而非角色的全部。
但问题是,整个故事的主要冲突,起于皇后妒忌白雪公主「皮肤如雪,嘴唇如血,头发如乌木」的美貌,重点是皇后希望自己是全国第一美,她不在乎自己是否善良,她只在乎自己的美貌。真人版为了让选角合理将魔镜对美的定义改成了「善良」,让故事变得极不合理。明眼人都看得见,白雪公主的样子不及皇后,皇后真的如此迷信吗?
我就当皇后太过相信魔镜了,所以想杀掉白雪公主的皇后曾是全国第一「善良」?这个国家有这么糟吗?白雪公主在十四岁以前不及皇后「善良」?是她突然变「善良」了还是皇后突然变「坏」了?完全是「逻辑死」了吧!
0
1
版权所有 ©2025 炮台山媒体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